一切消费都源于信息刺激,可以说没有刺激就没有消费。策划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信息编辑的工作,改变品牌的命运就是依靠改变品牌的信息而得以实现。再高端的战略定位最终也必须借由文字信息来表述。
人们之所以购买了商品,实际上就是受到了商品信息的刺激,进而产生了购买了兴趣与欲望。
除去生理上的基本需求,人们其他的需求本质上就是刺激后的心理感受。也就是有些需求是被刺激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讲到提升经济,都喜欢讲“刺激消费”。因为消费的真相就是源于刺激,其实很多需求也是被刺激出来的。
既然消费是刺激出来的,那么相对而言守住钱包的方式就变的挺简单的了,就是少逛街、少逛淘宝、少看朋友圈、少刷抖音、少聊天…总之只要减少外在信息对自己的刺激,就能降低自己的消费冲动。
提到刺激,又不得不提到“割韭菜”。韭菜就是被集中且密集的信息刺激,而后被大镰刀割的。对于韭菜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爱学习”,韭菜爱学习,给了镰刀收割的机会。韭菜因为自卑,觉得自己还可以变得更好,于是疯狂的参与各种各样的课程学习,学习各种知识和方法,而所有的课本质上就是信息的集合,韭菜上了几天课后扛不住各种信息的刺激,于是大镰刀手起刀落收割成功。这就是韭菜的心路历程!当然我并不是否定所有的学习都是无效的,而是要善于分辨哪些是妖魔鬼怪。
营销上还有一句话,叫生理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心里的需求是无限的。为什么说心理需求是无限的?
因为信息是无限的,信息就像是海洋深不见底无穷无尽,而且还在持续不断的再生长。
今天的抖音、视频号、微博、朋友圈等等,本质上就是建立一个又一个庞大的信息海洋,人们刷抖音其实就是接受了抖音平台的信息刺激。
所谓大数据精准推送,本质上是为了提升信息刺激的效率,知道用户喜欢看什么内容,就能精准的疯狂推送,那么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就提升了,而平台也能获得更为稳定的流量,这其实也是平台对用户的一种驯养,让用户深陷其中。
试想一下,如果用户打开抖音,刷到的视频都是自己所不感兴趣的,那么用户刷抖音的兴趣就会大大降低。某种程度上来说,平台是就像魔鬼,让人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一旦海量用户深陷其中,平台的商业价值就会被无限放大,不仅可以从B端收取到大量的广告费用,还可以形成类似于京东自营模式,完成流量的转化。
而平台的商业活性则取决于要永不停歇的制造新的神话人物,只有让个别草根在平台上获得巨大成功,塑造出英雄楷模,人们才会争相模仿跟进,平台的活性才会更高。因为这就意味着它给了每一个人普通人一种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心里预期。
这就像是史玉柱做征途游戏一样,用绝大多数的免费玩家来提升游戏的活跃度,然后去赚钱少量玩家的钞票。
言归正传,我想强调的是一切消费始于刺激,想要提升品牌的销量,就要提升品牌信息的信号能量,品牌信息必须要能有效的刺激到消费者的心窝。#品牌气质#未来如何#战略咨询#营销策划#营销咨询